錨定世界級,大朗毛織勇于走出“舒適區” |
本刊記者-徐長杰
逐夢“十四五” 集群啟征程
第五次紡織集群試點復查深度行系列報道
策劃:《紡織服裝周刊》
協辦:中國紡聯產業集群工作委員會
開欄語:
“十四五”時期,我國紡織行業在基本實現紡織強國目標的基礎上,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進一步推進行業“科技、時尚、綠色”的高質量發展,在新的起點確定行業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新定位,其中,產業集群的轉型升級也將是最重要的載體和產業經濟發展模式。
2022年,中國紡聯將開展全國紡織產業集群第五次復查工作。為更好地配合中國紡聯產業集群工作委員會做好第五次試點復查工作,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刊《紡織服裝周刊》特別策劃了《逐夢“十四五” 集群啟征程——第五次紡織集群試點復查深度行系列報道》,將深入此次復查的系列產業集群,從“兩化融合”“智能制造”“區域品牌”“模式創新”“產品升級”“渠道變革”等多個維度,反映集群新面貌、新動向,探討如何更好地賦能集群高質量發展,助力紡織服裝產業集群逐夢“十四五”新征程。
行走在廣東東莞大朗鎮,不經意間仰起頭,就能輕易地捕捉到和毛織產業相關的信息,毛織產業與人們的生活已經深度融合。
大朗毛織起源于1979年,經過40余年的培育發展,已成為全國范圍內最具規模、產業鏈最完善的產業集群,于2002年被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認定為全國首批“中國羊毛衫名鎮”,于2019年被認定為“共建世界級毛織產業集群先行區”。大朗22張國家級名片中有20張是和毛織相關的,毛織產業是大朗最具發展底蘊的產業,也是大朗最重要的一張名片。
大朗擁有超過20071家毛織市場主體,毛織品市場年交易額達600億元,全球每6件毛衣就有1件來自大朗。大朗是全國首批中國羊毛衫名鎮、 全國紡織模范產業集群、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專業型示范基地、世界級毛織產業集群先行區,它的成長,是中國紡織產業成長的一個縮影。
![]() 記者了解到,大朗毛織企業主要集中在巷頭、巷尾、求富路、黎貝嶺、高英、竹山、大井頭一帶。以巷頭社區為中心、以毛織貿易中心為龍頭,形成了總面積約10平方公里的毛織商貿區,擁有3個毛織專業市場、6個毛織生產片區,以及富康路、富華北路、康豐路、銀康街等12條毛織專業街。
中國毛織第一村——巷頭社區,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人從事與毛織相關的工作,且出租的廠房和商鋪有93%與毛織有關,村民收入的90%來自毛織產業。
毛織產業最成熟的產業鏈集聚區
2021年,大朗鎮GDP達404.5億元,同比增長10%,在中國綜合實力千強鎮中,大朗排名30位。2021年,大朗有規模以上毛織工業企業194家,其中主營收入超億元企業12家;毛織工業總產值(納入統計系統,下同)的有196億元,其中規上毛織企業工業總產值為80億元;毛織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177億元,其中規上毛織企業主營業務收入72億元;年產毛衣約8億件,其中2021年納入統計系統的有3.79億件。此外,大朗還是國內重要的毛織產品交易基地,毛織服裝、紗線、機械等全產業鏈年交易額超600億元,僅紗線行業年交易額就超過300億元。
![]() 全國最成熟毛織產業鏈聚集區。大朗毛織,從研發到生產,從原料到機械,從人才到貿易,形成完善的全產業鏈。門類全、品種多、成本低、市場競爭力強,吸引了20000多家毛織企業在大朗集聚。4個大型專業市場、6個毛織配套片區、12條毛織專業街,構筑國內產業配套最完善、綜合實力最強的毛織集聚區,年產8億件毛衣暢銷海內外,全球每六件毛衣就有一件產自大朗。
![]() 全球最大的色紗花式紗現貨交易研發中心。大朗紗線銷售企業超過2,000家,年銷售紗線超過100萬噸,交易額超300億元,占全行業市場交易額的一半以上,是全國最大的紗線現貨交易市場?;ㄊ郊唽@麛盗空既珖?/3。大朗60%以上的紗線銷售企業具備開發能力,其中有部分是和紡紗廠合作進行紗線開發,每年研發推出新品紗線近1萬種。大朗紗線相關專利超過200個,約占全國紗線專利數量的7%。其中80%以上是花式紗專利,約占全國花式紗線專利數量的2/3。
極致的快速反應能力。得益于大朗毛織成熟的產業鏈,生產環節高度專業化分工,以及原料市場的巨大優勢,大朗毛織形成了極致的快速反應能力,一件毛衣從設計到出大貨,最快能在2到3天完成。
“十三五”苦練內功等待厚積薄發
毛織產業作為大朗的標志性產業,一直以來大朗都在有的放矢地突出產業發展優勢,發揮重點,深度謀劃大朗毛織產業發展之路。
多年來,大朗鎮委、鎮政府高度重視毛織產業的發展,早在2007年,就成立了大朗鎮毛織行業管理辦公室。2017年,為進一步完善毛織行業的管理架構,提升發展力度,大朗鎮委鎮政府把毛織辦升格為大朗鎮毛紡織行業管理委員會。
![]() ![]() 大朗還建立了較為完善的行業協會體系,成立了東莞市毛紡織行業協會、東莞市毛織服裝設計師協會、東莞市紡織機械行業協會、東莞市紡織紗線行業協會和大朗鎮電子商務協會等。
提及大朗,就不得不提及行業內無人不曉的大朗織交會。為推動毛織業向更高層次發展,大朗于2001年創辦了第一屆“織交會”,如今的大朗“織交會”也實現了從“地方性”到“全國性”再到“國際性”的重大跨越,連續7次獲評“東莞市重點品牌展會”,成為了國內外毛織行業最具知名度和影響力的經貿盛會。
在“十三五”期間,大朗毛織更是潛心從各方面入手,為后續發展打造夯實基礎,無論從尋找市場、適應新的市場渠道,還是強化研發設計、培養人才……大朗始終緊抓不懈,苦練內功蓄勢聚能的背后,只為厚積薄發。
![]() 做強市場銷售。抓電商拓市,通過國外轉國內,線下轉線上,“雙輪驅動”推動毛紗企業轉型升級。率先在全市開展直播帶貨活動。建成大朗數字貿易產業服務中心、京東物流供應鏈大朗基地等六大直播基地,約有直播間120間,擁有主播130多個,其中本地主播30個左右;打造區域品牌,每年舉辦大朗毛衣“國內行”浙江站活動,推動大朗毛織和浙江濮院、洪合等市場對接交流。每年組織近百家毛織企業組團參加國內重點服裝展,展覽面積超過1000平方米,幫助企業用足用好扶持政策,開拓市場。每年舉辦中國(大朗)毛織產品交易會,全力幫助企業開拓內銷市場,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 在研發設計方面,大朗始終堅持舉辦每年一屆的毛織服裝設計大賽、毛織服裝國際流行趨勢發布會等專項活動,不斷提升活動實效,推動企業研發創新。抓原料開發。今年以來,印象草原等毛織企業推出全球首件植物染羊絨大衣,藍美紡織等紗線企業研發出“火山巖”自發熱纖維材料、無感閃亮蔥技術等,在國際展會上受到關注好評。目前大朗市場有紗線品類近萬種,是國家最大的針織紗線交易中心和信息中心。
同時,大朗還建成全省首個毛織人才驛站,為大專以上毛織人才提供7天免費住宿;和東莞職業技術學院共建大朗毛織產業學院,力爭通過培育人才,將學生的作業變作品、作品變產品;成立新中歐設計研究院,下設毛織品牌專委會、毛織供應鏈專委會等8個專委會,為大朗毛織設計賦能。
![]() 在優化動能轉換方面,大朗成功協助印象草原、釋寶兒、藏里羊等6家企業申報中國服裝協會、中國紡聯流通分會的2020年度中國服裝成長型品牌。
不僅如此,他們還深化規范行業管理工作,如全面推廣獨立式感煙火災探測報警器、簡易噴淋、電氣火災遠程監控系統等消防設施,排查整治毛織行業“三合一”場所消防隱患,全面杜絕違規住人等現象。針對行業內紗線質量,制定大朗毛織紗線標準,以標準的制定推動紗線行業的品質發展。
大朗要走出溫水區,重振雄風
“十四五”期間,大朗紡織服裝產業將定位于建設以“大朗毛織”為區域品牌的世界級產業集群,打造千億級產業集群。
圍繞“一個定位和五個目標”,大朗紡織服裝產業應遵循七條實施路徑:以“線上”,特別是“平臺型”跨境電商品牌為切入點,培育自有品牌;圍繞“快時尚”和“可持續”,打造產品核心競爭力;從三個方面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就地升級+產業輸出,以巷頭為核心帶動周邊聯動發展;建設功能復合的時尚產業綜合體;引進、定制跨界型人才和商品企劃人才;建立常態化的高層次培訓機制。
![]() 并實施五大重點工程:品牌提升工程,制定品牌發展戰略,完善品牌服務體系;創意設計工程,引入“綜合體”運營企業,建設中國毛針織服飾創意設計研發中心,打造中國(大朗)國際毛織時尚周;數字化改造工程,引進數字化解決方案服務商,優化、引進產業互聯網平臺;載體建設工程,建設毛織創意時尚產業園,推進專業市場綜合改造;社會組織工程,與專業院校開展戰略合作,加強與行業協會等機構的合作。
![]() 未來,大朗將以“大朗毛織”為區域品牌,圍繞“三個持續”、“四個堅持”,推動大朗毛織重振雄風,走出溫水區。
一是設立行業發展資金,加強行業扶持力度。目前,大朗鎮已成功認定為東莞市紡織服裝產業集群核心區,取得市財政首期1000萬元的資金扶持。接下來,鎮財政將配套1000萬元,形成2000萬元的扶持資金。對企業增產增效、品牌打造、市場開拓行業按照資金管理辦法進行補貼。
二是“引進來,走出去”,持續打造大朗毛織區域品牌?!耙M來”,在本土舉辦好織交會、設計大賽、網上設計大賽、毛衣節等特色行業活動?!白叱鋈ァ?,組織集群企業開展外出參展活動,組團參加在上海、深圳舉辦的國際紡織服裝專業展;辦好大朗毛衣“國內行”活動,探索以“大朗毛織”區域品牌在國內重點市場集中展銷的路徑。
![]() 三是有的放矢,扶持企業打造品牌。根據企業實際,推動企業分類打造“產品品牌”、“供應鏈品牌”和“企業品牌”?!爱a品品牌”方面,扶持“印象草原”等大朗優勢品牌繼續做強做大,對其品牌宣傳、品牌發布、品牌招商等品牌培育舉措進行扶持?!肮溒放啤狈矫?,大力整合大朗紗線與生產兩個環節的優勢資源,推廣“升麗”、“同發”等供應鏈優勢企業,加強相關企業與世界一線品牌的持續研發生產合作?!捌髽I品牌”方面,鼓勵“新宏豐”等優勢生產企業繼續引進先進機器,優化生產供應鏈,做精做強生產環節,打造大朗毛織的富士康品牌。通過分類扶持,在1-2年的時間里,培育大朗毛織3-5家國家高新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
![]() 四是完善行業公共服務平臺,夯實發展基礎。用好產業扶持資金,引進社會資本,加快推進大朗毛織產業學院、POP設界創新服務平臺、大朗毛織檢測中心的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運營。通過專業平臺的打造,專業機構的運營,強化大朗毛織的質量監督,補足人才和設計短板,推動大朗毛織持續高質量發展。 |
《紡織服裝周刊》版權及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紡織服裝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紡織服裝周刊,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獲得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紡織服裝周刊”。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10-85872143 |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