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可欲借"無用"尋根溯源民族文化 |
本刊記者-劉嘉 歷史悠久的貴州民族文化給予了諸多當代藝術家和創作人以文化滋養,?9月28日至10月2日,貴州貴安新區舉辦中國(貴州)國際民族民間文化旅游產品博覽會之際,“無用·尋根溯源民族文化展演”將為博覽會開幕式帶來一場感悟民族文化與生活的展演。在9月13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無用創始人、設計師馬可還透露,無用即將落戶貴州開設無用工作室。 在長期深入民間進行傳統手工藝調研期間,貴州的紡織、刺繡、染色技藝為馬可帶來了豐沛的創作靈感?!百F州在我的心中是第二故鄉?!睆?000年初,馬可開始對中國各地民間手工藝開展了走訪和調研,具有豐富民俗資源的貴州對馬可個人創作的成長、設計思想的形成,對中國手工技藝的了解都產生了極大影響。馬可說,在她的設計生涯中,也曾走訪過印度、非洲等地的民間手工藝,但依舊感嘆于中國貴州有如此精湛的民族文化,即使置于世界民族文化的平臺上也是遙遙領先的。 “尋根溯源”是這次展演的主題,正來自于馬可一直以來對貴州的感受,一次次的鄉野調查讓馬可感受到了來自民間古老的生活智慧與哲學,不但滋養著創作人的靈感,也展示給她一種真正可持續的生活方式。 “此次展演也圓了多年來的心愿?!瘪R可說,“現場展演并不是一場司空見慣的走秀,而是結合了當地幾百年流傳下來的民歌、舞蹈,并由貴州當地各民族原住民參與演出,同時還邀請了臺灣’云門舞集’現代舞編導共同創作?!?/font> 因此盡管即將展演的42套全手工服裝作品,都是她基于多年在貴州的民間手工藝調研成果,但她更希望通過那些百多年來一直陪伴著人們的紡紗織布、染布晾曬、田間勞作、民族歌舞等日常生活場景,喚起人們對祖先農耕生活的記憶以及與大自然和諧共處的貴州原生態民族文化的感悟。 馬可直言,民族文化的傳承不是一次展演的問題,應當盡早開展對傳統手工藝的保護工作,并讓之煥發出新的生命力,讓其與當代的設計思維相結合。在貴州當地政府部門的積極推進下,無用即將落地貴州設立工作室,“深入挖掘當地手工藝,和當地手工藝人深度互動,把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的多彩魅力走向全國、走向全世界”。 【新聞鏈接】 9月13日,由貴州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貴州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辦的“2016民博會‘無用·尋根溯源民族文化展演’北京新聞發布會”,在北京“無用生活空間”召開。 本次發布會是為將在9月28日~10月2日貴州貴安新區舉辦的“中國(貴州)國際民族民間文化旅游產品博覽會”開幕式演出預熱。貴州省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委外宣辦主任哈思挺、貴州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常務副主任楊靜、北京市東城區宣傳部部長宋甘澍、無用創始人設計師馬可出席了發布會,就展演的籌備情況進行介紹,來自北京和貴陽兩地的四十余家媒體參加了發布會。 |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