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清海:致力挖掘和創新丙綸優勢 |
但就是這樣一個小品種,廣東蒙泰高新纖維股份有限公司在董事長郭清海的帶領下,卻將它做得風生水起:自主研發的蒙泰絲環保纖維,被佐丹奴(Giordano)等國際知名品牌批量應用到保暖內衣上;榮獲2017年度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品開發貢獻獎;擁有國家授權發明專利4項,受理發明專利4項;獲評“國家功能性聚丙烯纖維研發生產基地”、“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丙綸專業委員會會長單位”等稱號……廣東蒙泰也因此成為目前國內實際產量較大的丙綸長絲生產企業之一。 廣東蒙泰應運而生 郭清海畢業于東華大學化纖專業,畢業設計專攻丙綸導電纖維,1992年畢業后進入廣東中山一家中外合資的丙綸企業工作,了解到丙綸行業具有較大的市場。于是敢想敢做的郭清海毅然離開當時人人都羨慕的合資企業,創辦了粵?;w,深耕丙綸行業20多年,可以說見證了整個丙綸行業在中國的發展史。 進入新世紀后,隨著企業迅速成長,粵?;w原有的經營管理體制已經不能適應快速增長的經營規模。深耕企業管理多年的郭清海明白,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必須有所選擇企業才能輕松前行。 2013年,郭清海率領企業進行了一次深度改革,重組內部資源,成立廣東蒙泰高新纖維股份有限公司,承接粵?;w原有的丙綸業務,專攻丙綸產品開發,并建立現代化的公司治理機制?!叭缃窨磥?,這一步是走對了?!惫搴UJ為這次的轉折是企業再出發的一次重要決策,是從傳統企業轉型升級到現代化企業的里程碑。 事實確實也如此。通過不斷修煉內功,廣東蒙泰獲得了“國家功能性聚丙烯纖維研發生產基地”、“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丙綸專業委員會會長單位”等一批資質和榮譽,逐漸成長為國內實際產量較大的丙綸長絲生產企業之一。 專攻差別化功能性丙綸 丙綸的密度為0.9~0.92g/cm3,在所有化學纖維中最輕,同體積下比尼龍輕20%,比滌綸輕30%;在同單位面積、紗耗相等的情況下,其覆蓋性高于尼龍、滌綸。丙綸強度高、耐酸堿性好,具有良好的電絕緣性和保暖性,可廣泛應用于服裝、裝飾、地毯和產業用領域。近幾年來,丙綸憑借這些優良特性得到了快速發展,也引起了業內關注。 廣東蒙泰及前身粵?;w20多年來高度重視聚丙烯纖維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打產品是丙綸長絲。近幾年來,郭清海帶領企業將研發重心放在了差別化丙綸長絲上,在常規丙綸FDY、DTY絲的基礎上,開發了高強低收縮、超細旦、異形截面,以及抗紫外、抗老化、抗菌、阻燃、遠紅外、夜光等差別化丙綸長絲。特別是2018年重點推出了兩款產業用產品——高強低熔點丙綸長絲,用來生產丙綸高強長絲非織造布,主要應用于酸堿環境下土工布、過濾布等;高強低熔點丙綸單絲,應用于遠洋捕撈節能漁具等。憑借優良的產品優勢,廣東蒙泰的客戶目前已遍及亞洲、南美、歐洲等地區及國內多個省份。 談到企業自身的優勢,郭清海介紹,廣東蒙泰在丙綸細分行業有著綜合性的核心競爭優勢,一是較強的新產品開發能力;二是先進的生產設備和技術積累;三是在進料、熔融、紡絲、冷卻等生產環節上都有自身的工藝優勢;四是客戶資源優勢和規模優勢等。 但面對當前企業取得的成就,郭清海仍感覺危機重重,“要始終保持危機感,沒有一種商業模式或業態是能永遠領跑的,只有緊跟時代節奏,不斷地學習、創新、變革,才能立于不敗之地?!彼f。 致力挖掘和創新丙綸優勢 由于歷史發展軌跡的原因,歐美特別是美國的丙綸產業發展較快,尤其是在產業用和高檔運動服領域,這是丙綸不同于其他化纖品種的一大特點,也正是這樣的特點,丙綸行業的技術進步空間更大,相對于其他化纖品種機會更多。郭清海認為,隨著功能和特性的不斷開發,特別是耐酸堿這一獨一無二的特性的應用,丙綸未來有很大的市場前景。同時,丙綸絲不能染色,需要通過原液著色,而正是這樣的生產工序讓丙綸也成為一種綠色環保產品。隨著國家節能環保政策的進一步落實,丙綸將迎來較大機遇。 談到丙綸的綠色環保,郭清海表示企業還將通過不斷更新和改造設備來提高節能水平,加大對紡絲過程產生的有機廢氣VOCs的收集處理,做一個對環境保護有擔當的企業。 此外,在企業的中期規劃上,郭清海表示未來發展重點將放在研發、擴產和人才梯隊建設上?!敖鼉赡晡覀冇龅奖容^明顯的產能瓶頸,影響了一些大客戶的開拓和一些特殊性能纖維的生產,未來幾年主要會著手布局擴產計劃,特別是差別化、功能性纖維的研發和擴產。當然現在我們不是簡單的重復建廠,而是建設全新的自動化、智能化、數據化的廠房,在此過程中配套人才引進、培養和產學研的進一步深化和科研成果的轉化,通過長年的工藝積累、加上現代化的管理系統和人才梯隊的建設來實現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的持續提升,以持續保持市場競爭優勢,爭取把廣東蒙泰打造成全球聚丙烯纖維專家?!惫搴娬{。 “為者常成,行者常至”,作為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丙綸專業委員會會長單位負責人,郭清海對丙綸行業的未來愿景也有清晰的規劃。他表示,與大品類化學纖維相比,目前國內丙綸制造仍以中小型企業為主,行業集中度還有待進一步提升,未來希望借助行業協會的橋梁作用,不斷推動和加深行業技術交流及產學研合作,推動產業集聚,提升行業綜合競爭能力,相信通過行業同仁的共同努力,通過對丙綸功能和特性的不斷開發和應用拓展,特別是耐酸抗堿這一獨一無二特性的應用,未來丙綸行業的市場前景將大有可期。 |
相關文章 |